填土的做法
填土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清理和检验
在填土前,应先清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杂物,确保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包括土质、粒径和含水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含水量过高,可以通过翻松、晾晒或掺入干土等措施进行处理;如果含水量过低,则可以预先洒水润湿。
分层铺土和压实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土后,应随之耙平,确保表面平整无凹陷。
每层至少夯打三遍,采用“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的方法进行压实,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特殊处理
对于深浅两基坑(槽)相连的情况,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避免基础墙两侧标高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质量检测
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只有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修整和验收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铲平,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补土夯实。
最后进行修整找平验收,确保填方工程的平整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