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的做法

植筋做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标示出钻孔位置和型号。

若基材上有受力钢筋,适当调整钻孔位置,宜植在剪力墙分布筋内侧。

开凿防滑孔,用凿子打出小孔,防止钻孔时钻头滑动错位。

钻孔

使用冲击钻钻孔,孔径应比钢筋直径大5mm左右。

钻孔深度为15d(d为钢筋直径),具体深度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钻孔时保持垂直,斜度不大于8度。

清孔

钻孔后,用压缩空气或吹风机清除孔内灰尘和碎渣。

使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内壁,确保孔内干净无杂质。

钢筋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裁剪钢筋,并用钢丝刷清理表面锈污。

若有外部加焊的钢筋,焊点距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并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

锚固胶配制

取一组强力植筋胶,装进套筒内,安置到专用手动注射器上。

排出铂包口处较稀的胶液,然后将螺旋混合嘴伸入孔底,注入适量胶液,注意孔内注胶达到80%即可。

植筋

钢筋植入部分用钢丝刷刷净,用酒精或丙酮清洗。

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口,慢慢单向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转,直至钢筋伸入孔底。

固化与保护

钢筋植入后,在梁底模板上定位,在强力植筋胶完全固化前不能振动钢筋。

固化时间根据胶水说明书指定,待其固化后便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检验

在植筋施工前,进行拉拔试验,以确定钢筋及植筋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制作与要植筋部位混凝土构件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植入3组钢筋,待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拉拔实验。

测试时测力计施加的力应符合FC≥FYK(FC:测力计施加的力,N/mm²;FYK:钢筋的屈服强度,N/mm²)。

绑筋、支模、浇注混凝土

植筋合格后,按施工图开始绑筋、支模、浇注混凝土。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钢筋植筋的质量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