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烙面做法
礼泉烙面的做法如下:
调面
将数十斤面粉倒入大瓦盆中,然后徐徐加水调面。
反复抓洗,直至将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面糊。
放置24小时,等待面糊形成更加均匀的糊状,这一步又称为“饧面”。
摊面
将面糊用特制的面板儿,从瓦盆中捞起,然后沿铁锅淋入,逐渐沿锅的周边摊开,直到既圆又薄为止。
用微火加热,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
传统上,摊烙面一般用麦草烧火,火性温和,这样烙面会不焦不糊,内外皆熟。
晾面
烙好的面由于温度较高,饱含水分,不利于保存,需要一张张拿出来,搭在绷紧的绳索之上,晾置于阴凉的厅堂之中,待凉干后,开始折叠成手掌宽的长条。
压叠
叠好的烙面,集中起来,用木板压好,枕上石块等重量大的实物,将烙面压瓷压实。
切面
将被压瓷实的长条形烙面,在案上逐条横切为细丝。
随着近年来,烙面的商品化,有的已经采用机器切刀,这样提高了效率。
浇汤
烙面的食用方式是浇汤,又称“浇汤面”或“涎水面”。
烹汤一般用肉汤、骨汤,配以胡椒、花椒、桂皮、及五香大料、油、盐、酱、陈醋、鸡精等调味品巧妙搭配,再加入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便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
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再放入韭菜、香菜、蒜苗、葱等,热汤浇上即可。礼泉烙面的特点是面筋薄细润,汤浓煎辣香,具有独特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