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小猪儿肉做法
凉山小猪儿肉,尤其是坨坨肉,是彝族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以下是制作凉山小猪儿肉(坨坨肉)的详细步骤和技巧:
选猪
选用凉山地方品种“乌金猪”的仔猪为原料,这种猪肉质好,少污染,肌肉紧密结实,带有高山上的醇香。
前期加工
屠宰后的猪直接放在地上,用草堆放其上烧烤,将体外猪毛烧光,猪皮烧黑后刮干净,直到皮呈现黄褐色,此时闻着也有肉香,称为“烧毛猪”。
切割
开膛剖肚后,将整猪砍成数块,再将肉砍成扁方形的肉坨坨,大的超过六七两,小的也有二三两重。待客时以大为敬,自家和本家人食用则要小一些。
煮制
坨坨肉放入锅的冷水中,煮时放些木姜子入汤,一般不再放入其他调料。锅架在锅庄上用柴烧煮,煮两涨待水面的泡沫消失即可,这时肉刚熟,捞起后肉还有弹性。
调味
彝族人一般在小簸箕中(现在多用瓷盆)拌以盐,这是最纯正的坨坨肉调味方法。现在许多地方还要加辣椒、花椒,一些地区习惯采用炒的方式在热锅中拌和以上调料,以增加香味。
食用
坨坨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放入盘中或盆里,上桌即可。其特点是原汁原味、洒脱大块,体现了彝族人民的豪爽性格。
小贴士
制作坨坨肉的关键在于掌握煮火候,肉要煮至刚熟,保持弹性。
调料要尽量少,以体现猪肉的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