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做法
守孝,也称为守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尊亲去世后的一种哀悼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守孝做法:
穿孝服
守孝期间,家人要穿戴孝服,男性一般系红绸或白麻,女性系白麻或白绸。孝服一般为黑色,穿着孝服以示哀悼之意。
服满
守孝三年期间,儿孙们要穿戴孝服或襟带,直到期满三年。第一年不穿孝服,但要服“轻”孝,如穿孝鞋、扎腰(腰带),佩戴白色头巾、头绳,将穿着的衣服边沿包上白边,扣子包上白布,直到期满三年,这就叫服满。
祭祀
守孝期间要祭祀,按照民间规定,后代对死者还要在五七当中,每逢七日要上坟烧纸,直到满五七结束。尔后就在每逢周年时坟祭,其它的常规祭祀时间,如春节、七月十五“家祭”,清明节的“春祭”和农历十月初一的“秋祭”,都要上坟设供拜祭,直到满三年。
禁忌
守孝期间要禁止一些喜庆活动和娱乐活动,例如不参加婚嫁、葬礼除丧家外的仪式、生日庆祝等,不能剃头、修面、染发等。
守孝期间不能贴春联,逢年不能贴红对联。第一年不贴对联,第二年贴黄色纸或蓝色纸,第三年贴粉红色纸。
守灵时,家人要素颜端庄,不可佩戴首饰,男子不可穿办裤,女子不可穿裙子,不可披头散发,不可浓妆艳裹,尤其是不可穿拖鞋,露出脚趾。
饮食
守孝期间饮食一般简单素净,不吃肉类,多以粥、面食和蔬菜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