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规定
制止餐饮浪费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管理制度
加强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培训内容。
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
提升餐饮供给质量
按照标准规范制作食品,合理确定数量、分量,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
提供团体用餐服务的,应当将防止食品浪费理念纳入菜单设计,按照用餐人数合理配置菜品、主食。
提供自助餐服务的,应当主动告知消费规则和防止食品浪费要求,提供不同规格餐具,提醒消费者适量取餐。
规范外卖平台营销行为
外卖平台应当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
餐饮服务经营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外卖平台应优化餐品信息展示方式,完善满减凑单机制,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发布的广告内容的监测、排查,建立健全外卖餐饮浪费评价评估机制。
强化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
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在保证食品安全基础上,执行国家、行业协会、企业制定的反食品浪费标准规范,结合供餐特点,精准采购、科学储存、适度加工、合理配餐,减少餐厨垃圾。
主动提供打包服务,提供公勺公筷,推广“半份菜”“小份菜”,引领“杜绝浪费,崇尚节约”的就餐新风尚。
社会各界要多方联动,共同参与反食品浪费行动,通过宣传报道、公益活动等形式,提高公众对食品浪费问题的认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节约行动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食品浪费的强大合力。
法律保障与监督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反食品浪费情况的监督,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措施。
将反餐饮浪费工作纳入食堂评价体系,作为教育机构选择委托经营或者校外供餐单位的重要评价指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制止餐饮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营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