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图教程

地图学测绘教程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实验环境准备、基本测绘操作、地图投影与变换、地图符号与内容表达、地图概括与自动综合、数字制图与电子地图、遥感制图与数字地球、综合制图与地学信息图谱以及地图分析与应用等内容。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详细内容:

实验环境准备

计算机:安装GIS软件(如ArcGIS、MapInfo、MapGIS等)。

测量设备:GPS测量仪、激光测距仪等。

测图仪:蓝牙光电探头等。

相关软件:绘图、解析软件。

基本测绘操作

加载底图:打开GIS软件,加载底图以提供地图的参考。

建立坐标系:根据GPS测量仪测量的点确定坐标系统原点,以便将GPS数据转换为地图上的实际坐标。

调查现场:整理测距仪、直尺和其他测量工具,标定地物,勘测现场地势,测量勘测点。

创建数据:将勘测点的坐标和距离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拟合地形曲线:根据勘测数据,使用解析软件对地形进行拟合,获得地形曲线,进行地形图的绘制。

绘制地形图:根据拟合的地形曲线和其他水平、垂直方位线,绘制地形图。

检查绘图:根据测量数据和实物结果,对绘制的地形图进行检查,修正不符合实物的内容。

保存结果:保存绘制好的地形图成指定格式,以便后续使用。

地图学定义与内容

地图学定义: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科学,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地图的任务:向用图者提供制图区域自然与社会人文要素分布、类型、结构、密度对比关系的一般特征。

地图测绘的基本概念

地球体与大地水准面:地球的自然表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不规则曲面,人们设想当海水面完全处于静止状态并延伸到大陆和岛屿内部,成为一个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连续的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地面点位置的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用地理坐标(经度和纬度)表示。在不大的区域范围内,可以把球面当作平面看待,用平面坐标(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确定两点的位置。

点的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地面点至任一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两点的高程差称为高差。

地图测绘的基本方法

地图比例尺:定义、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说明式、图解式)及不同单位比例尺的换算。比例尺精度。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和高程的影响及在小测区范围内的适用性。

地图设计与编制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包括居民点、道路、水系、地貌、土质、植被等要素的位置、类型、数量、行政等级等。

地图设计阶段:确定地图的用途、范围、比例尺、投影方式等。

地图编绘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地图内容绘制在图纸上。

出版准备:包括地图的打印、出版、分发等。

宗地图表示的内容

图面要素:按顺德1:500全野外信息化地形图表示,包括植被、地类界、管井点等地形要素。

地籍内容:宗地号、图幅号、座落地址、图形GUID、界址点、界址线、用地面积、建基面积、建筑总面积、土地利用类别、建筑物高度、房屋分栋面积列表、现状照片、控制点碎部点测量报告等。

尺寸标注和附属标注:包括房屋及内部边长、界址线边长、飘出外墙体阳台、露台、雨板尺寸、圆弧半径、切线延线、相邻建筑物间距、宗地内各栋建筑物间距、用地界线到路边线、路中线的距离、高程注记等。

这些内容构成了地图学测绘教程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