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餐饮业的政策支持

支持餐饮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

支持餐饮企业特色集聚发展

鼓励餐饮企业结合重点区域功能布局形成集聚效应,如外滩、南京路、淮海中路、豫园等商圈。

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开设首店、旗舰店,并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组织举办有影响力的餐饮主题活动,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支持餐饮企业“提”质增效

支持餐饮门店改造升级,按每家门店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支持餐饮企业提升安全运营能力。

支持餐饮企业优化网点布局

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在沪开设品牌首店,对业务增长水平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对本市消费市场有带动效应的餐饮企业,每家门店给予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奖励,同一企业不超过50万元。

支持餐饮企业在等级景区、公共体育场馆、演出场所、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内新开设餐饮门店,每家门店给予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奖励,同一企业不超过50万元。

支持打造特色集聚街区

支持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美食地标,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美食街区。

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首店入驻特色集聚街区,对符合《上海美食地标指标》条件的街区,纳入上海市美食地标榜单。

资金奖励与补贴

地方政府对获得特定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如ISO9001、ISO22000、HACCP认证等。

产业园区或开发区为吸引优质餐饮企业入驻或鼓励区内企业发展,出台相应的认证奖励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

部分地区对通过特定体系认证的餐饮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给予税收优惠。

招投标优势

在政府采购项目、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招标、大型企业的餐饮供应商招标等场景中,优先选择通过相关体系认证的餐饮企业。

培育知名餐饮品牌

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挖掘传统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名饮”。

加大对地方菜系集合推广力度,打造标志性品牌菜肴。

发展特色小吃产业

鼓励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从业人员依法申请注册特色小吃商标,加强小吃制作工艺保护和传承。

丰富餐饮消费载体,支持地方、行业协会及平台企业举办各具特色的餐饮促消费活动。

推进餐饮数字化赋能

鼓励餐饮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及智能设备研发与应用。

支持在园区、医院等地方推广无接触式智能配送柜。

优化餐饮供给格局

支持各地积极建设“味美浙江”美食街区,打造以餐饮为主题的大众消费场所。

加快推进“味美浙江·百县千碗”美食体验店、旗舰店建设。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多方面的支持和激励,促进餐饮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议餐饮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政策进行申报和利用,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