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勘是干嘛的
测绘地勘,即 地质勘查,是指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任务包括探明建筑场地的岩性及地质构造,划分地层并确定其接触关系,研究岩层的产状、裂隙发育程度及其随深度的变化,以及褶皱、断裂、破碎带等其他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
测绘地勘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地籍测量:
进行地籍测量控制点、界址点的实地选点、埋石,以及运用操作经纬仪等仪器对土地及其附属物的量距、水平角、垂直角、水准测量进行观测。这包括国家边界测量、地籍测量、辖区各用地单位的宗地面积测量、土地坐标界址放样、零星修测、补测,以及转卖大型测绘项目,出售测绘资料。
土地测绘:
使用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将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土地勘测定界:
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地形测量:
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地形的几何形状和地貌特征。
地籍测绘:
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
测绘地勘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同时也有助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