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山体滑坡概述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 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或“土溜”等。
诱发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地震:地震产生的震动可以破坏斜坡的稳定性,导致滑坡。
降雨和融雪:大量的水分渗入岩石和土壤,降低其摩擦力,使其更容易滑动。
地表水的冲刷和浸泡:河流、雨水等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和浸泡,削弱了斜坡的稳定性。
海啸和风暴潮:这些自然灾害也能对斜坡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诱发滑坡。
人为因素
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天然平衡,导致滑坡。
山体滑坡的识别依据
地形地貌依据
斜坡上发育有圈椅状、马蹄状地形或多级不正常的台坎。
斜坡上部存在洼地,下部坡脚较两侧更多地伸入河床。
两条沟谷的源头在斜坡上部转向并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