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念形成的文献综述
课程概念形成的文献综述
课程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不断发展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以下是对课程概念形成的文献综述:
课程的词源分析
中国古代:课程一词最早见于唐宋时期,如唐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的注疏和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的提及。
西方教育史: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自拉丁语“currere”,意为“跑道”,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著作中。
课程概念界定分析
学科中心:课程即学科,或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或某一门学科(狭义)。
学习经验: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在北美课程理论中有较大影响。
有计划的活动:课程是一种人们制订的、将要实行的特殊计划,包括正规及非正规的内容和过程。
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是社会的改造,反映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概念的演变过程
传统定义:课程通常被理解为教学科目或学习经验。
现代理解:课程的概念逐渐拓展,包括学习目标、内容、评价、计划等方面。
课程定义的多样性
不同学者观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蔡斯和麦克尼尔列举了多种课程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