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怎样控制成本

景观设计成本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思路优化

创意引导景观:好的创意不仅能提升艺术价值,还能有效控制成本。设计师应尊重场地现有资源条件及功能布局,顺势而为,减少对场地的过多调整。

空间及功能布局:解决好空间及功能布局是景观成败的关键,成本控制也是如此。在有限的成本控制内,首先应满足的是基本的功能需求及解决场地现有矛盾,再根据成本进行相应的设计优化。

控制软硬比例: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硬质和构筑的投入,同时做好植物设计的精细化设计,例如精确点位、合理的组团等。

材料选择及运用

合理设计组合:景观材料不分贵贱,关键是设计师是否能够合理的设计及组合。通过合理设计,普通材料也能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

利用现有资源:一些改造类项目,可以保留现场的可利用资源,通过设计使其重新得到利用,既传承了场地历史痕迹,也做到了成本控制。

模数化设计:尽量设计简洁的模数,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

植物设计精细化

精准点位:植物选择应根据设计需求,点位精确,避免过密种植,重点区域点缀大树,其他区域以小乔木及灌木为主。

树种搭配:选择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苗木规格无需过大,营造合理群落关系,减少初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

草种选择:选择合适的草种,配合精细化的植物设计,节约造价并提升景观可持续性。

施工管理

图纸细节:保证图纸层面考虑施工细节到位,减少交错施工可能造成的签证更改花费。

施工工艺:优化硬质景观的施工工艺,选择施工简易的工艺,降低施工造价报价。

施工平面布置:合理的施工布局可以充分降低成本,例如集中照明设备以减少电缆使用量,合理布局建筑材料以缩短搬运距离。

多方案对照与选择

方案优化:在方案设计阶段,深入优化景观方案,合理调整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面积比,控制景观节点的数目、地点和等级,优化景观布局,控制投资成本。

综合考虑:在方案具备功能满足、合理经济、施工操作简易的基础上进行多方案对照,综合考虑后确立设计方案。

客户定位与需求分析

客户需求:根据客户关注点加大重点投入,不同产品的景观成本投入重点应不同。在客户关注的地方可以适当多投入成本,而在客户敏感度低的地方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

景观分级体系:建立基于客户需求的景观分级体系,通过产品类型和目标客户两个维度来搭建景观分级体系的框架,明确不同级别客户的需求和成本规划重点。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保证景观品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景观设计成本,实现性价比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