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道路要求
公园道路景观设计要求如下:
主次分明:
园路设计要有明确的主次之分,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一般最宽为4-6米。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
满足实用功能:
园路设计要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如主路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
环绕性:
园路要具有环绕性,避免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确保游人可以顺畅地游览全园。
安全性:
道路设计要考虑游人的安全,尤其注意雪天、雨天等气候条件下,保证游人安全的问题。一般主路纵坡上限为12%,小路丛坡宜小于18%,主路考虑方便通车等因素,不宜设置台阶、陡坡。
与建筑和广场的结合:
道路与建筑、广场之间要端正,设计图形要有规律可行的曲线流线型,考虑设计与施工的结合,不宜过分随意。同时,要考虑道路、广场的图案、色彩、装饰诸因素的应用,以提高园景的观赏效果。
铺装设计:
园路铺装要有装饰效果,注意与环境、图形、色彩、光影的变化与协调。工程结构由路基、面层和附属工程三大部分构成,面层结构包括基层、垫层、结合层和面层四层。
绿地率: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相关规定,如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等。分车带绿地、行道树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的宽度和植物配置也要符合要求。
展示性原则:
公园道路主要是人行的,设计时要考虑展示性,使人们在道路上活动时有良好的感知和体验。
尊重历史:
在城市主题公园中,道路设计需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同时向前发展。
这些要求综合了功能性、美观性、安全性和环境协调性,旨在创造舒适、安全且美观的公园道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