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发酵期间管理
红酒发酵期间的管理涉及多个关键方面,包括温度控制、压酒帽、捣池翻汁、循环流动、酵母管理、酒帽控制以及后发酵处理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操作和管理建议:
温度控制
发酵温度对红酒的色泽、香味和酒精含量有重要影响。一般控制在15-30度之间,最佳温度为21度,发酵初期温度可控制在18-26度,中后期可提高至22-26度以促进有效成分的浸出。
压酒帽
发酵期间,果皮和果肉等会浮在液面形成粕帽。为避免粕帽上好气性菌类的生长和促进色素和单宁的抽出,可用箅子或浮栅将粕帽浸没于液面之下。
捣池翻汁
通过循环流动醪液,促进通风和酵母复壮,同时充分浸提葡萄皮中的色素和芳香成分。
酵母管理
酵母菌在发酵初期处于生长期,温度控制在21度左右;发酵旺盛期温度控制在18-20度;发酵中后期温度可提高至22-26度。每日早晚应下压皮渣,搅动醪液,使发酵反应均匀完全。
酒帽控制
酒帽指的是发酵过程中浮在酒液表面的一层厚厚的果肉与果皮。控制酒帽的方法包括压帽(Punching Down)、淋皮(Pumping Over)和倒罐和回混(Rack and Return)。
后发酵处理
后发酵期间需补加二氧化硫,控制温度在18-25度之间,并隔绝空气,避免氧化。后发酵时间一般为3-5天,但可持续一个月左右。
防止氧化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葡萄汁与空气接触,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硫作为抗氧化剂。
氮源管理
氮源对酵母的生长和发酵过程有重要影响,因此需加强对氮源的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