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第二步识别关键岗位?

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关键岗位的识别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还影响着组织的战略实施和运营效率。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第二步识别关键岗位。

一、明确组织战略目标

在识别关键岗位之前,首先要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组织发展的方向,是各个岗位存在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战略目标,才能确保识别出的关键岗位与组织发展相一致。

  1. 分析组织愿景:了解组织未来发展的愿景,明确组织在行业中的地位和角色。

  2. 确定战略目标:根据组织愿景,制定短期和长期战略目标,包括市场份额、品牌形象、技术创新等。

  3. 分析战略目标与岗位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岗位在实现战略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二、梳理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组织内部各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分工。梳理组织架构有助于我们了解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作用,为识别关键岗位提供依据。

  1. 分析组织层级:明确组织内部的层级结构,包括高层、中层和基层。

  2. 分析部门职能:了解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业务范围,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

  3. 分析岗位职责:梳理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资格,为识别关键岗位提供参考。

三、运用关键岗位识别方法

  1. 岗位重要性分析:根据岗位对组织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将岗位分为关键岗位、重要岗位和一般岗位。

(1)关键岗位: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岗位。

(2)重要岗位: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的岗位。

(3)一般岗位: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作用的岗位。


  1. 岗位稀缺性分析:根据岗位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将岗位分为稀缺岗位、一般岗位和非稀缺岗位。

(1)稀缺岗位: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岗位,如高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等。

(2)一般岗位:市场上供需平衡的岗位。

(3)非稀缺岗位: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岗位。


  1. 岗位关键性分析:结合岗位重要性分析和岗位稀缺性分析,确定关键岗位。

四、制定关键岗位识别标准

  1. 岗位职责:关键岗位应具备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

  2. 岗位技能:关键岗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够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

  3. 岗位影响力:关键岗位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力较大,能够推动组织发展。

  4. 岗位稳定性:关键岗位的稳定性较高,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五、实施关键岗位识别

  1. 收集岗位信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各个岗位的相关信息。

  2. 分析岗位信息:对收集到的岗位信息进行分析,运用关键岗位识别方法确定关键岗位。

  3. 审核关键岗位:组织专家对识别出的关键岗位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识别标准。

  4. 制定关键岗位管理制度:针对关键岗位,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任职资格、绩效考核等。

总之,在第二步识别关键岗位时,要明确组织战略目标,梳理组织架构,运用关键岗位识别方法,制定关键岗位识别标准,并实施关键岗位识别。这样,才能确保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为组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战略执行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