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红线图测绘依据
用地红线图测绘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条规定了用地红线图的法律地位,即它是规划局确定的项目建筑总平面图或城市规范管理部门正式确定的项目建筑的总用地面积示意图。红线代表建筑物的边界外沿界限,也就是实际可使用土地的边界图。
国家大地坐标系
建筑红线图上的坐标以实际为依据,必须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坐标系统的数值一般采用国家大地坐标系,图纸上应该有相应的说明。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全国统一的以某个点作为坐标原点建立起来的球坐标系,用来确定地球上点的位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
用地红线是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是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第二十八条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虽然这条法规主要涉及施工过程的管理,但它也间接说明了用地红线图作为施工依据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用地红线图测绘的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家大地坐标系、《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些法规和标准共同确保了用地红线图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用地提供了明确的边界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