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标准
高中数学标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高中数学教学的国家文件,它规定了数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建议以及评价方式,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数学建模、数学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以下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些关键组成部分:
课程目标
以学生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数学应用能力,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模式。
课程结构
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
选修课程包含若干系列和专题,每个专题1学分(18学时)。
核心内容
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技能和数学运算能力等。
强调培养学生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以及六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课程设计思路
结合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强调数学学科的特色,强化育人功能,聚焦核心素养,关注终身发展。
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背景
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育人功能。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2024年的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