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环节冷链食品防控
在餐饮环节,冷链食品的防控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防控制度:
餐饮服务提供者需要制定完善的新冠病毒防控工作方案,涵盖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关键环节。
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
采购冷冻冷藏食品时,必须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留存每笔采购凭证。对于进口冷链食品,还需报备并查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餐饮服务应建立冷链食品进货台账,详细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日期及供货者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这些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保质期满后6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加强环境卫生消杀工作:
需要定时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及其他人员活动场所和相关物品进行清洁消毒。
数字化监管:
利用“浙冷链”等系统,要求相关经营者进行主体登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智控,加强冷链食品的监管。
培训和宣传:
对使用冷链食品的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闭环管理:
确保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实行闭环管理,关注食品产地、来源、生产日期、保质要求、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
精准监管:
持续加大冷链食品的监管力度,强化风险防控,严防新冠病毒通过冷链环节输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冷链食品在餐饮环节的新冠病毒污染和传播风险,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