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安全执法大检查内容
餐饮业安全执法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资格检查
核实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相关证件是否齐全、有效、一致。
检查登记名称、地址是否与实际名称、地址相符,是否存在转让、涂改、出借、倒卖或出租等行为。
确认许可经营范围和实际经营范围是否一致,是否擅自改变许可类别、备注项目。
检查许可证、营业执照是否规范公开。
经营场所检查
检查场所内外环境是否整洁,距离污染源是否符合要求。
场所布局是否符合许可要求。
检查专间区域、专用区域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地面与排水、墙壁与门窗、屋顶与天花板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卫生间、更衣场所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餐厨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使用的清洁水源和加工用水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设施设备检查
检查是否具备与餐饮服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并确保其操作规范和说明完整且具有可操作性。
检查食品用工具、容器是否符合要求,计量器具检定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专间设施设备、专用设施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清洗、消毒、杀菌和保洁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供水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通风排烟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采光照明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防尘、防鼠、防虫害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废弃物暂存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原料控制检查
随机抽查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有进货查验记录和合格证明文件。
检查食品贮存区是否存在食品与非食品混放情形,是否存放有毒有害物质,食品贮存是否符合分类、分架、离墙、离地、有标识等要求。
检查需冷冻(藏)的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及时按要求进行冷冻(藏),冷冻(藏)设施中的食品是否存在原料、半成品、成品混放等情形,冷冻(藏)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现场是否未查见无标签标识、无法说明来源以及其他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物质。
检查食品加工用水水质是否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加工制作检查
观察食品加工制作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检查食品留样、餐具清洗消毒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
燃气安全及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燃气燃油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管道是否存在老化破损、不符合设计规范现象。
检查消防设施是否配备齐全且完好有效,电气线路是否规范敷设。
检查燃气报警器安装位置是否不当、灭火器是否过期未检、电气线路是否私拉乱接等问题。
督促商户整改燃气安全隐患,加强安全警示教育,普及安全用气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检查餐饮服务企业对各岗位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检查是否有每日健康检查(晨检)记录,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未患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或手部有伤口。
检查在岗从业人员是否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手部清洁,无留长指甲、涂指甲油、饰物外露等情形,是否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
检查专间、专用操作区和其他操作区的从业人员工作服是否有明显区分,操作时是否佩戴清洁的口罩。
三防措施检查
检查防蚊、防蝇、防鼠等措施是否到位。
环境卫生与清理
检查餐饮单位环境卫生,包括地面、墙面、天花板、加工设备等。
检查卫生死角是否清理不彻底,并要求立即整改。
通过这些检查内容,能够全面评估餐饮业的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