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技术指标
景观设计相关技术指标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步行适宜距离、负重行走距离、正常目视距离等基础数据,以及具体的景观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硬景和软景的面积比率、道路和围墙的长度、草坪和灌木的面积等详细规划指标。此外,还有关于地震烈度、绿地防灾设施、无障碍设计、古树名木保护、排水条件、挡土墙和护坡技术措施等安全性和规范性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指标:
基础数据
步行适宜距离:L500.0m
负重行走距离:L300.0m
正常目视距离:L0.70m
景观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硬景内容工程量单位单价(元):透水砖170元、彩色透水混凝土260元、PC仿石材砖300元、防腐木450元、垃圾桶600元、景观坐凳1200元、景观灯1600元
硬景小计:96.26万元
绿化乔木13.00万元、灌木29.9万元、草皮7.804万元
水电17.43万元
合计:143.60万元
规划指标
软景面积比率:60%
硬景面积比率:40%
道路面积比率:8%
围墙长度:300m
草坪面积比率:41.4%
灌木面积比率:13.79%
大乔木面积比率:22.48%
中小乔木面积比率:7.95%
总占地:59149平方米
安全性和规范性要求
地震烈度6度以上(含6度)的地区,城市开放绿地必须结合绿地布局设置专用防灾、救灾设施和避难场地。
城市绿地中涉及游人安全处必须设置相应警示标识。
改造地形填挖土方时,应避让基地的古树名木,并留足保护围(树冠投影外3~8m),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且不得随意更改树木根颈处的地形标高。
绿地山坡、谷地等地形必须保持稳定。当土坡超过土壤安息角呈不稳定时,必须采用挡土墙、护坡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滑坡。
土山推置高度应与堆置围相适应,并应做承载力计算,防止土山位移、滑坡或大幅度沉降而破坏周边环境。
城市开放绿地,水体岸边2m围的水深不得大于0.7m;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其他要求
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等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与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
亲水平台等临水岸边的设计必须满足动物和植物的生态性要求,同时还应满足游人观赏视觉和人身安全要求。
这些技术指标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参考,确保景观设计在安全性、美观性、实用性和生态性方面都能达到较高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