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观设计包括哪些
道路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央隔离带绿化
功能:防止相对车辆眩光照射,美化路容,减少行车引起的精神疲劳,诱导行车视线方向,隔声防尘。
种植形式:规则式或自由组合式种植,选择耐修剪、生长慢、枝叶浓密、抗逆性强的品种,如蜀桧等。
两侧车行道分隔带绿化
宽度:不一,窄者仅1m,宽者可10m。
种植形式:窄带一般种植低矮灌木或花卉地被,宽带上植物配置形式多样,可组合配置成高低错落、有层次的线形景观。
注意事项:在道路端头、人行横道和车辆拐弯处不宜种植乔木,灌木高度不能妨碍行车视线。
行道树绿化
功能:行人蔽荫。
宽度:受限,一般在1~1.5m。
树种选择:应选择抗瘠薄、根系较浅、枝叶茂密的树种,以达到更好的遮荫效果。
边坡绿化
分类:上边坡和下边坡绿化。
上边坡绿化:由于开挖土方所形成的路面以上的边坡,绿化宽度较大,需结合原有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意境。
公路线形设计的美学要求
选择路线方案时,需考虑地形地物、风景特点,确定风景控制目标和回避特征目标。
平面线形应以曲线为主体,纵面线形尽量避免高填深挖,立体线形应适应地形,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结构物景观造型
主要包括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
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并与周围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相呼应。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交通性道路景观:有较宽的绿化,醒目的交通性标志和信号系统,有时道路两侧有建筑物,强调轮廓线和节奏感。
生活性城市道路景观:重点突出空间景观的整体效应,增加景观形象的文化内涵和观赏性,以绿化种植为主,其他设施如路灯、护栏等为点缀。
道路景观环境设计
从美学观点出发,充分考虑路域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使驾乘人员感觉安全、舒适、和谐。
通过沿线风土人情的流传、人为景观的点缀,增加路域环境的文化内涵。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道路景观设计的全面框架,旨在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道路环境,同时注重生态和文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