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的基本特征
餐饮行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劳动力密集:
餐饮业是劳动力最密集的服务业之一,无论是厨房还是卖场,都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各项运作。尽管有些经营者能够通过中央厨房的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力,但对绝大多数经营者来说,厨房仍是劳动力密集的区域。
产业关联性大:
餐饮业的关联产业众多,与食品加工业的关联尤为紧密。随着新业态的外餐企业加入,与其他企业的关联会更大,周边关联企业也会进一步增多。
多属经营者自营方式:
餐饮业的基本设备在硬件方面主要包括卖场的装潢、设施及厨房设备,其资本大多来自股东,因此多属经营者自营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资金取得相对容易,但缺点是资金数量有限,在扩大产出、设备与连锁经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产销同时进行:
餐饮业从购进原料、加工制作、销售交易到消费都同时进行,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的大规模订制。因此,餐饮业较难预估销售量以控制生产量。生产量受顾客数量与季节气候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过,近年来一些大型连锁店通过中央厨房实现生产与销售的分离。
一次性与无形性:
餐饮服务只能一次使用,当场享受,具有无形性。顾客在购买、消费、享受服务之后,只能通过亲身感受来评价其质量好坏,这与有形产品如水果、蔬菜等有明显的不同。
差异性:
餐饮服务是由餐饮部门工作人员通过手工劳动完成的,每位工作人员由于年龄、性别、性格、素质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不尽相同。此外,同一服务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或面对不同的客人,其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直接性:
餐饮服务的生产、销售和消费几乎是同步进行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当面服务、当面消费。这与一般工农业产品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情况不同。
消费多样化:
现代餐饮消费已形成大众消费、商务消费、白领消费、家庭消费、儿童消费、旅游购物消费、休闲消费等多种消费群体,使得餐饮市场呈现差异化的发展趋势。这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机遇和空间。
激烈的市场竞争:
餐饮行业具有较低的准入门槛和相对容易的创业机会,导致市场上餐饮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竞争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还包括价格、地理位置、品牌形象等多个方面。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行业的规模逐年增加。根据相关数据,我国餐饮行业销售额从2010年的1.76万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8%。
网点商圈化:
餐饮业营业网点的商圈化特征十分明显,以大型商业中心为依托的饮食圈、商业街或人口密集区为依托的饮食街非常普遍。
绿色健康与便捷服务: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餐饮产品的健康性,绿色、有机、低脂等健康餐饮受到青睐。同时,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消费者对餐饮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卖、快餐等便捷餐饮成为市场需求的重要部分。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餐饮行业的基本面貌,为餐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