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厨具是什么

古代厨具包括以下几种:

鼎:

古代的一种煮食器,材质以青铜或陶为主。鼎除了作为食器,也有鼎是被用作承放食物或佐料的盛器,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礼器,陪葬的明器,甚至还有的被用作刑具。

鬲:

古代炊具,形状像一个大碗,底部有圆形的空洞,可以放在火上加热。鬲最早是陶制的,后来也有青铜制的鬲,主要用于煮粥、羹等流食。

甑:

底面有孔的深腹盆,用来蒸饭。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釜:

古代写作鬴,实际就是圆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

甗:

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

鬶:

新石器时期流行的炊具,底部有三条腿是空心的,像三个大口袋,方便加热,一般被用来煮粥、羹等流食。

斝:

古代的一种酒器,也用作炊具。

这些厨具在古代饮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煮、炖、煎、炒到蒸、煮粥、羹等,功能多样,反映了古代烹饪技术的发达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