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理简介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省省会。
地理位置:
武汉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至31°41′,东经113°41′至115°05′之间。它地处长江中游,三面环水,融汉江、长江三江于一体,因此也被称为“江城”。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武汉市下辖13个行政区、6个功能区、156个街道、1个镇(新洲区凤凰镇)、3个乡,2个行使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的区(青山区、蔡甸区)。
面积与人口:
武汉市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3963.5平方公里,人口1377.4万人。
地形地貌:
武汉地形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被汉江、长江Y型切割成三块。最高点高程150米左右,最低陆地高程18米。武汉是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口,这种大河流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火车,可以快速运输兵员和粮草物资。
气候条件:
武汉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冬寒。每年7月气温最高,日均温28.8℃;1月气温最低,日均温3.7℃。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游的最佳时期。
交通: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着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同时,武汉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武汉的交通网络发达,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可直航全球五大洲。
经济:
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中国,可直航全球五大洲。武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春秋战国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元代成为湖广行省省治,明清时期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埠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