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景观设计工作程序
绿化景观设计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环境分析与评估
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制定设计策略。
植被的选择与配置
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被,并进行合理的配置,以确保植物的生长和景观的美观。
景观设计与规划
通过艺术手法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和功能需求的景观,包括地形的改造、植物的种植、园林小品的布置等。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地形和植被,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效果。
编制总体方案
根据景观设计项目的性质和规模,时间约为10-25天。在这一阶段,如果已完成委托项目,就可以进行沟通和报告;如果大型市政项目可以通过招标方式进行评估,中标人可以继续进行后续工作。
方案深化
时间约为10-20天,确定总体布局、垂直设计、节点细化、工程估算等。
初步设计
时间约为15-20天,整体平面和垂直精化,重要的节点外观和细节大样本,标准的所有材料规格,所有平面表面材料标记,植被品种标记。
设计施工图
时间约为20-30天,提供释放图、水电结构实践、节点细节、厂房统计、规格要求、指导施工。
工地施工合作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设计师在现场进行跟踪,解决图纸或实际现场不匹配的设计问题。
接受设计任务与基地实地踏勘
作为建设项目的业主会邀请一家或几家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设计方在与业主初步接触时,要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初步的总体构思及修改
设计人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构思,并进行多次修改,使规划在功能上趋于合理,在构图形式上符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方案的第二次修改文本的制作包装
经过初次修改后的规划构思,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方案。设计人员此时应该虚心好学、集思广益,多渠道、多层次、多次数地听取各方面的建议,并对方案进行完善。
业主的信息反馈与方案评审
设计方根据业主的反馈进行方案的进一步修改,并通过方案设计评审会和扩初设计评审会,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施工图预算编制与交底
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预算编制,并向施工方进行交底,明确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
设计师的施工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师需到现场进行跟进,解决图纸或实际现场不符产生的设计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以上流程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或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