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测绘标准
新型基础测绘标准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旨在满足新时期基础测绘的新任务和新需求。该体系以重新定义基础测绘成果模式为核心,涵盖了技术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和政策标准体系全面升级转型。以下是一些关键组成部分:
技术体系
现代测绘基准:包括坐标基准框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和重力基准等产品的研制与服务模式创新。
实景三维中国:构建实景三维产品体系,实现地理实体的三维表达和管理。
时空大数据平台:基于实景三维中国,建立时空大数据平台,支持大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应用。
标准项目
地理场景数据成果规范:明确地理场景数据的成果格式和质量要求。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成果规范:规范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的分类、粒度和精度。
实景三维中国基本要求:制定实景三维中国的建设要求和基本标准。
基础地理实体分类、粒度及精度基本要求:明确基础地理实体的分类、粒度和精度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规则:制定空间身份编码规则,实现基础地理实体的全球唯一标识和信息关联共享。
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元数据:规定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元数据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支持数据的标准化管理。
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一系列标准,确保基础测绘数据的系统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新型基础测绘成果的质量符合要求。
政策体系
政策保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这些组成部分,新型基础测绘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基础测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理信息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建议继续关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更新,以确保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