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特色手工西点店

无锡的特色手工西点美食包括:

小笼馒头:

这是无锡的传统名点,选用上等面粉制作,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等特点。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

三鲜馄饨:

起源于无锡东郊东亭民间,以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皮薄馅多、汤鲜,是无锡最受市民喜爱的大众化点心。

梅花糕:

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等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此糕呈金黄色,形如梅花,松软可口。

桂花糖粥:

将糯米淘洗干净,投入红枣、豌豆,加入冷水,用旺火烧煮,待糯米粒开花后,加入甜桂花和白糖,继续煮至稠状。糖粥稠而不糊,色泽诱人,桂花飘香,甜香可口。

挂粉汤圆:

又称五色汤圆,选用上白元7成、上白梗3成,磨成水粉,包入鲜肉、菜猪油、芝麻等馅心,煮熟后软韧滑爽,馅味鲜洁。

方糕:

用特制的方型木质模板,筛入糕粉,显出凹型,分别放入鲜肉、豆沙等馅心,再筛上一层糕粉,刮平,用刀划成块线,上笼蒸熟。糕呈白色,粉质柔软,馅心丰满。

银丝面:

选用精白粉,放入鸡蛋,轧成面条,用肉骨头、鸡肉吊汤。银丝面色白似雪,条细似弦,汤清味鲜,柔滑软爽。

玉兰饼:

由无锡孙记糕团店创制,因正值玉兰花开时节而得名。选用糯米粉加开水糅合成小块,包入菜猪油、豆沙等馅心,放入平底锅用油煎烙,呈金黄色,外皮香脆,内壳软糯。

酒酿棉子圆:

选用上白糯米粉用热水拌和搓韧,切成小方块,用扁筛滚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圆子。将酒酿捣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将煮熟的圆子连汤盛于碗中。软糯香甜,老少皆宜。

海棠糕:

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将面粉、酵粉用冷水调成浆状,注入模具,放入豆沙、鲜肉等馅心,再用面浆盖面,加上糖猪油丁和红绿瓜丝等,盖上撒白糖的铁板放在煤炉上烤熟。香甜可口,热食尤佳。

梅贡饼:

创制于1932年,选用精白面粉、熟猪油、水做成油酥面粉,包入各种馅心,下火用大号炭几,上火提炉用白煤,上下夹烘将饼正、反各翻两次,锅面里外对调烘熟。呈金黄色,皮酥层薄,出炉热吃,味香可口。

糖芋头:

选用地方产的上等芋头的芋籽,去皮、洗净、放碱,烧至芋籽呈紫红色时再转为火焖,放入红塘和甜桂花,煮沸。芋艿酥烂,色泽鲜红,甜汤鲜洁,香味四溢。是老少皆宜的应时小吃。

脆皮银鱼:

将银鱼通条拖上调好味的面糊,下六成热的油锅中慢炸而成,外皮香脆,鱼肉鲜嫩。

太湖船点:

由熟米粉裹馅心后,捏成各种形状,蒸制而成。馅心有荤、素、咸、甜之分。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既可观赏、又可口尝。

油豆腐干:

将老豆腐切成1厘米厚,逐块放入油锅煎成金黄色,盛入碗中,用剪刀剪碎,浇上熟酱油、甜面酱等佐料。香气诱人,外脆内嫩。

这些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无锡人民喜爱的传统点心。推荐您到当地的糕团店或餐馆品尝这些地道的手工西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