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企业减税力度多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促进残疾人就业,减轻企业负担。其中,企业减税力度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减税措施、实际效果等方面,对“残疾人就业,企业减税力度多大?”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政策背景
残疾人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我国残疾人人口众多,就业形势严峻。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企业减税政策成为重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加劳动。
《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对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可以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残疾人福利设施建设费用税前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二、减税措施
- 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企业支付给残疾人的工资,可以按照支付金额的100%加计扣除。这意味着,企业实际负担的残疾人工资成本将大大降低。
- 残疾人福利设施建设费用税前扣除
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福利设施,如无障碍设施、康复设施等,其建设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这有助于企业减轻相关支出压力。
- 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为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政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具体减免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 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
政府鼓励企业对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企业为残疾人提供的职业培训费用,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
- 残疾人创业扶持政策
政府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扶持力度,如提供税收优惠、创业培训、贷款贴息等政策。
三、实际效果
- 残疾人就业率逐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政策落实到位,我国残疾人就业率逐年提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920万人,比2018年增长5.3%。
- 企业减负效果明显
企业减税政策降低了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成本,激发了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据调查,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其就业残疾人数量比未享受政策的企业高出约20%。
- 社会效益显著
残疾人就业不仅有助于提高残疾人家庭收入,还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据相关研究,每增加一个残疾人就业,可以带动周边3-5个家庭脱贫。
四、总结
残疾人就业问题事关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政府通过加大企业减税力度,鼓励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残疾人就业问题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政策,推动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猎头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