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D打印机器在我国产业政策支持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我国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3D打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以推动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将从我国产业政策支持方向出发,对3D打印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剖析。

一、政策背景

  1. 国际竞争加剧

近年来,全球3D打印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我国若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3D打印产业的发展。


  1.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对高端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市场需求旺盛。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为推动3D打印产业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为3D打印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产业政策支持方向

  1. 财政补贴

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3D打印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补贴。例如,2017年,我国财政部门设立了3D打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1. 税收优惠

为鼓励企业投资3D打印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对3D打印设备进口关税减免、对3D打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1. 研发投入

政府加大对3D打印技术研发的投入,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技术研发。例如,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支持3D打印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


  1. 人才培养

政府重视3D打印人才培养,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我国3D打印人才队伍素质。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1. 行业标准制定

政府推动3D打印行业标准的制定,规范行业发展。例如,制定3D打印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国家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1. 产业链协同发展

政府鼓励3D打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例如,支持3D打印设备制造商与材料供应商、应用企业等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

三、产业发展现状

  1. 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我国3D打印技术在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金属材料3D打印领域,我国已成功研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材料,并在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


  1.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18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000亿元。


  1.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3D打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飞机零部件制造;在医疗领域,3D打印技术已用于人体器官打印、个性化医疗器械制造等。

四、未来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持续深化

未来,我国3D打印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更高速度、更广泛材料应用的方向发展。同时,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将成为3D打印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


  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市场需求旺盛,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3D打印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1. 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3D打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3D打印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发展。

总之,在我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3D打印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我国3D打印产业将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拓展应用领域,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PLM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