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学校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有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社科院”)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其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以下是社科院学校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课程设置
- 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是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础,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以下课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哲学史
(4)外国哲学史
(5)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6)中国近现代史
(7)世界近现代史
(8)政治学原理
(9)法学原理
(10)经济学原理
- 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根据各学科特点,设置以下课程:
(1)经济学专业
①宏观经济学
②微观经济学
③计量经济学
④发展经济学
⑤政治经济学
⑥金融学
(2)法学专业
①宪法学
②行政法学
③民商法学
④刑法学
⑤诉讼法学
⑥国际法学
(3)政治学专业
①政治学理论
②政治制度
③国际政治
④比较政治学
⑤政治经济学
⑥政治社会学
(4)历史学专业
①中国古代史
②中国近现代史
③世界史
④考古学
⑤历史文献学
⑥历史哲学
(5)文学专业
①中国文学史
②外国文学史
③文艺理论
④比较文学
⑤文学批评
⑥文学创作
(6)哲学专业
①哲学史
②逻辑学
③伦理学
④美学
⑤宗教学
⑥哲学思想史
(7)社会学专业
①社会学理论
②社会调查方法
③人口学
④社会学史
⑤社会心理学
⑥社会政策
(8)语言学专业
①语言学理论
②语音学
③语法学
④语义学
⑤翻译学
⑥语言学史
- 研究方法课程
研究方法课程是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课程:
(1)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2)文献检索与资料整理
(3)实证研究方法
(4)定性研究方法
(5)定量研究方法
(6)跨学科研究方法
- 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课程:
(1)学术讲座与研讨会
(2)田野调查
(3)实习实训
(4)科研项目
二、课程考核方式
社科院学校博士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论文等。
期末考试:根据课程性质,采取闭卷、开卷或论文等形式。
实践考核:包括实习实训、田野调查等。
综合考核:综合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
三、课程体系特点
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社科院学校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强调基础理论教育,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中包含大量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跨学科研究: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
重视学术规范与道德教育:强调学术规范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社科院学校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具有鲜明的特色,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学术平台。
猜你喜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