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机制砂级配表分析砂子粒度组成?

在建筑材料中,砂子作为混凝土和砂浆的重要组分,其粒度组成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机制砂是由人工破碎的岩石或矿石经过筛选、分级等工艺制成的,其级配表是评价砂子质量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如何从机制砂级配表分析砂子粒度组成的方法:

一、了解级配表的基本结构

机制砂级配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粒径范围:从0.15mm到5.0mm,分为若干个粒径区间。
  2. 粒径区间内的累计筛余率:表示该粒径区间内砂子的含量。
  3. 粒径区间内的通过率:表示该粒径区间内砂子的含量占总量的比例。

二、分析砂子的粒度组成

  1. 确定砂子的粗细程度

通过观察级配表,可以了解砂子的粗细程度。一般来说,砂子的粗细程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判断:

(1)细度模数:细度模数是衡量砂子粗细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砂子越粗。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

细度模数 = (累计筛余率/通过率)×100

(2)中值粒径:中值粒径是指累计筛余率等于50%时的粒径。中值粒径越小,砂子越细。


  1. 分析砂子的级配曲线

级配曲线是砂子粒度组成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观察级配曲线,可以了解砂子的级配情况。以下是对级配曲线的分析:

(1)曲线形状:曲线形状反映了砂子的粒度组成。一般来说,曲线应呈单峰或双峰分布,峰顶对应中值粒径。

(2)曲线宽度:曲线宽度反映了砂子的粒度分布范围。曲线越宽,粒度分布范围越大。

(3)曲线倾斜度:曲线倾斜度反映了砂子的粗细程度。曲线越陡,砂子越粗。


  1. 评价砂子的级配质量

根据砂子的粒度组成和级配曲线,可以评价砂子的级配质量。以下是对砂子级配质量的评价:

(1)级配良好:砂子的级配曲线呈单峰或双峰分布,曲线宽度适中,中值粒径适中。

(2)级配较差:砂子的级配曲线呈多峰分布,曲线宽度较大,中值粒径偏大或偏小。

(3)级配不合格:砂子的级配曲线不呈单峰或双峰分布,曲线宽度过大,中值粒径偏大或偏小。

三、改进砂子的粒度组成

如果砂子的粒度组成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进:

  1. 调整原料:选择不同粒径的原料进行破碎,以调整砂子的粒度组成。

  2. 优化破碎工艺:调整破碎机的转速、进料粒度等参数,以优化破碎效果。

  3. 改进筛选工艺:调整筛选机的筛孔尺寸、筛网张紧度等参数,以优化筛选效果。

  4. 添加外加剂:在砂子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如粉煤灰、矿渣粉等,以改善砂子的粒度组成。

总之,通过分析机制砂级配表,可以了解砂子的粒度组成,评价其级配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改进砂子的粒度组成。这对于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选矿优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