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胜任力结构模型时,如何确定关键胜任力?

在组织和个人发展过程中,胜任力结构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识别和培养关键能力,以提升绩效和实现战略目标。确定关键胜任力是构建胜任力结构模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以下是如何确定关键胜任力的详细步骤和考虑因素。

一、理解组织战略和目标

在确定关键胜任力之前,首先要明确组织的战略和目标。这包括组织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以及短期和长期目标。只有深入了解组织的战略方向,才能确保所确定的胜任力与组织的未来发展相匹配。

  1. 分析组织愿景和使命:通过组织的愿景和使命,了解组织希望在社会或行业内达到的地位和作用。
  2. 确定战略目标:识别组织为实现愿景和使命所设定的具体目标,包括市场定位、客户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
  3. 评估关键绩效指标(KPIs):根据战略目标,确定关键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将直接反映关键胜任力的需求。

二、进行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是确定关键胜任力的基础工作,它涉及对组织内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所需技能和知识等进行系统性的描述和分析。

  1. 收集岗位信息:通过工作描述、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岗位的相关信息。
  2. 分析岗位需求: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岗位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的要求。
  3. 识别关键任务:识别岗位中最重要的任务和活动,这些任务通常对岗位绩效影响最大。

三、胜任力库的建立

胜任力库是组织内部或行业公认的胜任力集合,它为确定关键胜任力提供了参考。

  1. 收集胜任力信息:从组织内部和外部收集胜任力信息,包括行业报告、学术研究、专家意见等。
  2. 分类和整理:将收集到的胜任力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结构化的胜任力库。
  3. 评估胜任力库的有效性:通过专家评审、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胜任力库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关键胜任力的筛选

在确定了岗位需求和胜任力库后,接下来是筛选出对岗位绩效最为关键的能力。

  1. 确定筛选标准:根据岗位分析和胜任力库,确定筛选关键胜任力的标准,如重要性、影响力、稀缺性等。
  2. 评估胜任力:对每个胜任力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筛选标准。
  3. 确定关键胜任力: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对岗位绩效最为关键的一组胜任力。

五、验证和更新

关键胜任力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验证和更新。

  1. 绩效验证:通过实际工作绩效来验证关键胜任力的有效性。
  2. 反馈收集:收集来自员工、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以评估关键胜任力的适用性。
  3. 更新胜任力模型:根据验证和反馈结果,对胜任力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更新。

六、总结

确定关键胜任力是构建胜任力结构模型的关键步骤,它需要综合考虑组织的战略目标、岗位需求、胜任力库以及绩效验证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过程,组织可以确保所确定的胜任力能够真正提升员工的绩效,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绩效承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