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的文献综述
城乡统筹的文献综述
城乡统筹是指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以下是对城乡统筹相关文献的综述:
1. 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
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W. A. Lewis)在1954年提出了二元经济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并探讨了劳动力转移等问题。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费景汉和拉尼斯(John C. H. Fei, Gustav Rani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分析了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变迁和劳动力转移。
其他模型:乔根森(D.W. Jorgensen)的1968年二元结构模型、哈里斯和托达罗(Harris, Todaro)的1970年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的1957年地理二元结构理论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城乡关系。
2. 城乡统筹的实践研究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张业圳在2007年研究了统筹城乡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产品供给的关系。黄晋太探讨了二元工业化与农村城市化,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江明融在2006年研究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城乡教育统筹:王正宁、张萌、曾志伟在2012年综述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研究,而叶翠萍在2009年讨论了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特别关注了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资源等方面的差距,以及义务教育方面的统筹发展。
3. 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