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职博士报名后如何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学术交流在提升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0年,我国在职博士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在职博士渴望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那么,在职博士报名后如何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一、了解国际学术交流的途径

  1. 国际学术会议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在职博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关注国际学术会议信息,提前报名参加;

(2)与导师或同行交流,获取会议邀请;

(3)通过学术期刊、学术网站等渠道了解会议信息。


  1. 国际学术访问

国际学术访问是指在职博士在导师或所在单位的支持下,前往国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短期或长期学术交流。以下为国际学术访问的途径:

(1)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2)申请国际学术访问项目;

(3)通过导师或同行推荐。


  1. 国际学术期刊投稿

投稿国际学术期刊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以下为国际学术期刊投稿的途径:

(1)关注国际学术期刊,了解投稿要求;

(2)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3)通过学术网站、学术期刊官网等渠道投稿。


  1.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

我国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设立了多项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为在职博士提供交流机会。以下为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的途径:

(1)关注相关部门发布的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信息;

(2)通过导师或所在单位推荐;

(3)主动申请参加项目。

二、提升自身学术水平

  1. 加强学术研究

在职博士应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加强学术研究,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1)深入研究所学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

(2)关注国内外学术动态,了解学术发展趋势;

(3)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高研究能力。


  1. 提升英语水平

英语是国际学术交流的必备工具。在职博士应努力提升英语水平,具体措施包括:

(1)参加英语培训课程;

(2)多阅读英文文献,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练习口语,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1. 拓展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能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职博士应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拓展人际交往,具体措施包括:

(1)加入学术团体,结识同行;

(2)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

(3)通过学术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结识国内外学者。

三、寻求支持与帮助

  1. 导师支持

导师是指导在职博士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角色。在职博士应与导师保持良好沟通,寻求导师在学术研究、项目申请等方面的支持。


  1. 单位支持

所在单位对在职博士的国际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在职博士应积极争取单位在经费、时间等方面的支持。


  1. 政府支持

我国政府设立了多项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为在职博士提供交流机会。在职博士应关注政府相关政策,积极申请项目。

总之,在职博士报名后,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学术研究、英语水平、人际交往等方面努力提升,寻求导师、单位、政府等多方面的支持,为自己的学术生涯助力。

猜你喜欢:在职博士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