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用工工资扣税有哪些优惠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灵活用工模式逐渐成为企业招聘和人才就业的新趋势。灵活用工工资扣税政策作为一项税收优惠政策,旨在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灵活用工工资扣税的优惠政策。
一、灵活用工工资扣税的定义
灵活用工工资扣税是指企业对灵活用工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国家规定扣除相应的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一种税收政策。
二、灵活用工工资扣税的优惠政策
- 优惠政策一:提高起征点
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这意味着,灵活用工人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在扣除5000元/月起征点后,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有助于减轻灵活用工人员的税收负担。
- 优惠政策二: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灵活用工人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些扣除项目有助于降低灵活用工人员的实际税负。
- 优惠政策三:税收优惠税率
对于符合条件的灵活用工人员,个人所得税税率可享受以下优惠:
(1)综合所得适用3%-45%的超额累进税率,但灵活用工人员实际税率可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①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6,000元的,适用3%的税率;
②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适用10%的税率;
③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适用20%的税率;
④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适用25%的税率;
⑤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适用30%的税率;
⑥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适用35%的税率;
⑦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60,000元的部分,适用45%的税率。
(2)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但灵活用工人员实际税率可按照以下方式计算:
①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000元的,适用5%的税率;
②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适用10%的税率;
③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适用20%的税率;
④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0元至800,000元的部分,适用25%的税率;
⑤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0元的部分,适用30%的税率。
- 优惠政策四:地方税收优惠政策
部分地方政府为鼓励灵活用工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符合条件的灵活用工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减免等政策。
三、如何享受灵活用工工资扣税优惠政策
灵活用工人员需按照规定如实申报个人所得税,确保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需按照规定为灵活用工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确保灵活用工人员的基本权益。
企业与灵活用工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合法合规。
企业需关注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享受税收减免。
总之,灵活用工工资扣税优惠政策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灵活用工人员和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实现共赢。
猜你喜欢:招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