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貌教育

小学生礼貌教育

小学生礼貌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礼貌教育内容:

1. 升旗礼仪

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2. 尊师礼仪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老师再见”。

进出校门及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让老师先行。

进办公室要敲门,不随便翻阅老师的东西。

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3. 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准确的称呼。

听从他们的教导,如让座、让餐、让路。

孝敬父母,体贴家人,帮父母分担家务事。

4. 同学礼仪

同学间交往使用礼貌用语,不给同学取绰号。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注重团结。

胸怀宽广,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

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5. 穿着礼仪

星期一穿校服,平时着装整洁朴素大方。

不穿背心、拖鞋在校园行走。

在校园内规范地佩戴红领巾。

6. 体态礼仪

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摆动。

坐姿要正确,挺直腰板,双脚平放。

与人交谈时要目视对方,保持微笑。

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轻声慢步。

7. 语言礼仪

一贯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坐”。

对老师、同学、家人、邻居等都用礼貌称呼。

不讲粗话、脏话。

8. 其他礼仪

见面礼仪:遇见校领导、老师主动敬礼打招呼“您好”或“老师好”。

上课礼仪:课前两分钟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课间礼仪:讲文明话、普通话;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逐、奔跑、推搡和打闹。

交往礼仪:老师或家长讲话时不插嘴,不在旁边吵闹,学会尊重他人。

以上是小学生礼貌教育的一些基本内容,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互动和示范来教导孩子遵循这些礼仪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