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位齿轮怎么测绘
测绘变位齿轮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定齿轮类型和参数
类型判断:首先,根据设备铭牌上的信息判断齿轮是模数制还是径节制。
参数确定:确定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基本参数。
齿形测量
齿形参数:测量变位斜齿轮的齿高、压力角等齿形参数,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方法:
接触式测量:使用测量齿形轮的联合仪器系统,通过接触式测量快速准确地获取齿形参数。
非接触式测量:投影仪法利用光学原理测量小模数变位斜齿轮,但精度受光线影响较大。
比较仪法:通过加工出齿形参考样进行比对,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
齿向测量
测量方法:测量变位斜齿轮齿面在径向上的偏差。
常用方法:
分度盘法:操作简单但精度低,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测高仪法:操作简单但受人为因素影响大。
激光测量法:快速、准确、非接触,适用于高精度测量。
齿间隙测量
测量目的:确定两个齿轮齿面之间的距离。
常用方法:
直接测量: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齿轮的主要尺寸,并计算中心距和滑动率。
计算与验证
变位系数:根据齿轮的模数、齿数和变位量计算变位系数。
实际齿厚:利用标准齿厚公式计算实际齿厚,验证齿轮的制造精度。
公法线长度:测量并计算标准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及其偏差,验证齿轮是否变位。
绘制图纸
详细图纸:根据测量和计算结果,绘制变位齿轮的详细图纸,包括齿轮的各个尺寸和公差范围。
软件辅助
计算软件:使用专门的软件如变位斜齿轮测算软件V2.0进行参数计算,提高测绘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系统地测绘变位齿轮,并确保其精度和使用效果。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具体齿轮的特点和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