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员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小学数学教研员,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是每一位教研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研员如何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一、明确教学研究活动的目标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研员应明确教学研究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包括教师对教材、教法、学生心理等方面的深入理解,以及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教研员应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研究活动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研究活动计划
1. 确定研究主题
教研员应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具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例如,可以围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一主题展开研究。
2. 制定活动方案
教研员应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等。活动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分阶段实施
教学研究活动应分阶段实施,逐步推进。例如,可以先进行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理论;然后进行课堂观察,分析教学现状;最后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三、创新教学研究活动形式
1. 课堂观摩与研讨
教研员应组织教师进行课堂观摩,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同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2. 教学案例分析
教研员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组织教师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教学竞赛
举办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质量。竞赛内容可以包括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
四、加强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 明确职责
教研员应明确自己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职责,包括组织、协调、指导、评价等。
2. 加强与教师的沟通
教研员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 注重成果转化
教学研究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研员应注重成果的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案例分析:
某小学数学教研员在开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一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
组织教师进行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理论。
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特点。
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举办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对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总结,形成教学研究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该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小学数学教研员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时,应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创新形式、加强组织与实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猜你喜欢:猎头公司合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