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专业的术语

测绘专业的术语包括以下内容:

测绘:

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是指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测绘学:

研究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描述和应用的学科。其内容包括研究测定、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地表形态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确定自然和人造物体、人工设施的空间位置及属性,制成各种地图和建立有关信息系统。

大地基准:

是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推算国家大地控制网中各点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包括一组大地测量参数和一组起算数据,如地球椭球的四个常数、地球自转角度等。

大地水准面:

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是重力等位面,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

大地体:

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

水准面:

用一个假想的静止海洋面向陆地无限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参考椭球:

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处理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一种与地球大小、形状最接近并具有一定参数的地球椭球。

参考椭球面:

处理大地测量成果而采用的与地球大小、形状接近并进行定位的椭球体表面。

地心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

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WGS-84坐标系: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IH 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

绝对高程:

地面上任意一点至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海拔)。

相对高程:

地面上任意一点到假定的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水平角:

空间两条相交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所夹的角。

垂直角:

某一方向与其在同一铅垂面内的水平线所夹的角。

比例尺:

用于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

等高线:

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封闭曲线。

等高距:

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曲线:

按基本等高距绘制的等高线。

图根点:

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碎部的控制点。

碎部点:

地形测图中的地形、地物点。

水准点:

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距离布设的高程控制点。

附合水准路线:

起止于两已知高级水准点间的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

起止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级水准点出发,终点不附合于另一已知高级水准点的水准路线。

天顶距:

由天顶沿地平经度圈量度到观测目标的角度。

3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4D技术:

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栅格图(DRG)。

这些术语涵盖了测绘专业的核心概念和常用技术,对于理解和应用测绘知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