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路边怎么设计好

景观设计路边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规划、技术设计、实施性设计以及具体的景观要素设计。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

协调规划阶段

调查研究:首先,需要对线路所在地区或街道周围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地形、山水、林木、历史、文物、建筑、景点等,以了解道路在地区城市中的地位、性质与作用。

景观资源评估:探讨主要景观资源的未来发展及与道路的协调性,提出几种景观规划的设想与方案,并通过专家和群众代表的评议,选定与道路协调且可行的规划方案。

技术设计阶段

线形空间组成:决定道路的线形空间组成和重点景观内容,包括道路的平纵线形和各相关景观要素的尺度、比例等。

要点设计:研究对景观有突出影响的交叉路口,如枢纽、大型立交、桥梁、服务区等,以及城市道路中的广场、停车场、行人天桥及主要建筑物的处理。

景观要素设计:包括照明设备、道路设施的选用布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路面选型与绿化系统的设计等。

实施性设计阶段

整体评价与调整:在前述技术设计的基础上,从整体方面进行评价协调,必要时进行补充、修改、调整,或现场核对修改。

绘制图纸:绘制平面、纵面、横断面构造图、设备图、施工图等,为施工提供详细指导。

具体要求

道路功能与外观:道路不仅要承担运输功能,还应具有赏心悦目的外观和流畅的线形,与周围环境融合和谐,成为风景组成部分。

景观多样性:选线时应尽可能创造通过地区视野的多样性和开阔感,利用沿途景观资源,避免单调与枯燥。

自然地形适应:道路设计应尽可能利用和适应自然地形,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持自然外观。

三维空间外观:从旅客与驾驶人的角度,道路应具有优美的三维空间外观,线形顺畅、柔和、连续,提供充分的预知感。

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具有充足用地宽度,整体结构稳定、整洁、美观,坡顶与坡脚做成舒缓的圆弧形坡,防止冲刷土壤。

环境保护:保护道路用地范围与周边地形及植被,避免修路行为对自然与道路的破坏。

植物配置

植物多样性:利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季节性变化,实现观赏景观的动态变化,丰富道路的色彩和空间感。

层次设计:通过乔木、灌木、花卉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增强视觉效果。

特殊植物应用:种植特殊植物以增强景观的引导作用,如在街角种龙柏树等。

景观节点与视线走廊

景观节点:在道路转弯处或交叉路口处设置景观节点,激活单调的道路景观,形成丰富的平面和空间层次。

对景与远景设计:处理好景观视线,在尽端布置与环境协调的景观节点,形成对景效果,丰富景观层次。

环境设计

绿化景观:包括行道树、灌木和路旁的草本花卉,增强景观的环境层次。

小品景观:如路旁的坐椅、景观廊架、指示牌等,提升景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可以有效地进行景观设计路边的设计,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道路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