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制砂与湿法制砂的生产工艺难点

干法制砂与湿法制砂的生产工艺难点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砂石骨料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砂石骨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干法制砂和湿法制砂两种。本文将详细分析干法制砂与湿法制砂的生产工艺难点,以期为砂石骨料的生产提供参考。

一、干法制砂生产工艺难点

  1. 破碎效率低

干法制砂过程中,破碎设备是关键环节。由于干法制砂物料含水量低,物料间的摩擦力大,导致破碎效率较低。此外,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严重,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1. 粒度分布不均匀

干法制砂过程中,由于物料间的摩擦力大,导致物料在破碎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碎,从而使得粒度分布不均匀。粒度分布不均匀会影响到砂石骨料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 粉尘污染

干法制砂过程中,物料在破碎、筛分等环节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粉尘污染是干法制砂工艺的一个难点。


  1. 破碎设备磨损严重

干法制砂过程中,破碎设备需要承受较大的磨损。磨损严重会导致设备寿命缩短,增加维修成本。因此,如何降低破碎设备的磨损是干法制砂工艺的另一个难点。

二、湿法制砂生产工艺难点

  1. 湿法破碎效率低

湿法制砂过程中,物料在湿润状态下进行破碎,由于物料间的摩擦力减小,破碎效率相对较低。此外,湿法破碎过程中,物料容易发生团聚现象,进一步降低了破碎效率。


  1. 粒度分布不均匀

湿法制砂过程中,由于物料在湿润状态下进行破碎,物料间的摩擦力减小,导致粒度分布不均匀。粒度分布不均匀会影响到砂石骨料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1. 水污染

湿法制砂过程中,物料在湿润状态下进行破碎,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处理废水是湿法制砂工艺的一个难点。


  1. 设备腐蚀

湿法制砂过程中,设备需要承受较高的腐蚀性。由于物料在湿润状态下进行破碎,设备表面容易发生腐蚀现象,导致设备寿命缩短。因此,如何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是湿法制砂工艺的另一个难点。

三、解决生产工艺难点的措施

  1. 优化破碎设备

针对干法制砂和湿法制砂的破碎效率低问题,可以优化破碎设备。例如,采用新型高效破碎设备,提高破碎效率;采用耐磨材料,降低设备磨损。


  1. 改善粒度分布

针对粒度分布不均匀问题,可以优化破碎工艺。例如,采用多级破碎工艺,提高粒度分布的均匀性;采用振动筛分设备,提高筛分效率。


  1. 控制粉尘污染

针对粉尘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封闭式破碎设备,减少粉尘排放;安装除尘设备,降低粉尘浓度;加强环保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1. 处理废水

针对水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高效沉淀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加强废水排放监管,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1. 提高设备耐腐蚀性

针对设备腐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耐腐蚀材料,提高设备耐腐蚀性;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总之,干法制砂与湿法制砂的生产工艺难点主要包括破碎效率低、粒度分布不均匀、粉尘污染、水污染和设备腐蚀等。通过优化破碎设备、改善粒度分布、控制粉尘污染、处理废水和提高设备耐腐蚀性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难点,提高砂石骨料的生产质量。

猜你喜欢:移动式破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