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程设计培训心得

参加心理辅导课设计培训后,我获得了以下心得和体会:

心理危机的防范与干预

王教授提到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往往是长期危险因素累积与扳机事件共同引发的。这提示我们心理老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并分析原因,起到防范作用。

心理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陈教研员强调了心理课堂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备课过程中的六大环节,让我们对心理健康课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同时,她指出心理课堂应根据学情来设计,以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的学生主体。

校园心理咨询的过程与要点

刘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让我们了解了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在咨询中的核心问题,并通过模拟咨询环节让我们感受了真正的学校心理咨询的魅力。

AI软件在心理教学中的应用

梁老师讲解了不同AI软件的应用,助力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高效的工作体验。

明确辅导目标

设计心理辅导课之前,首先要明确辅导目标。这些目标应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相契合,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同时,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以便在辅导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团体活动与辅导对象

以团体活动为载体,以班级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以发展、预防和教育为主要功能。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动感第一、情境体验、多元互动、现场生成、主体抉择、和谐有序等原则。

辅导技巧

辅导过程中需要掌握倾听技术、重述技术、具体化技术、引导技术、共情技术、支持技术等操作技术。教师应做到无条件接纳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

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教师应具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风,能够敬业,成为学生的护航人和舵手。

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到教学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多渠道实施。如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学教育学中去,每一个任课教师可以按照本学科学教育学内容与学习活动独特的地方渗透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咨询师操作技能与伦理守则

咨询中的伦理作为一种职业规则,为咨询师划分界限和指明方向。从咨询正式开始前的签知情同意书,到咨询过程中的尊重、无条件的接纳、诚信、善行等,再到咨询结束后的避免双重关系,整个过程都需要遵守伦理。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心理辅导课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未来,我将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辅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