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梅公园景观设计文案
曾红梅公园景观设计文案
一、设计理念
本次设计灵感来源于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中式园林建筑,基于常州红梅公园原有的基础进行创新设计,突出红梅公园中的江南风格,提升红梅公园原有的自然魅力。
二、设计元素
粉墙黛瓦:
形态为放射型空间,将其划分为若干个连通的“子序列”,中心部分主要以圆形序列的形式存在,东边部分不仅有序列还有中心放射序列,并大量采用直廊形式。
红梅春晓:
依旧沿用红梅春晓的概念,直枝梅中又以宫粉型、朱砂型、绿萼型、玉蝶等。
月季园:
针对“吴风遗韵”,打造月季园,传承古典文化,体现东方人居精神,延续传统,再现古典造园艺术。
灯光渲染:
合理运用灯光渲染公园的安逸,改良后的公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其随处可见的夜灯。主要有橙黄色、湖蓝色和浅白色。前两种在公园进出口处较为了常见,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方块的灯形给人新奇却不显死板。夜晚漫步在柔柔的夜灯间实为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浅白色的地灯在休闲椅周围排步,给疲惫的身心以安闲之感。在“丛林探险”中不难发现,窄道两边葱容的树木上挂满了星星点点的亮灯,咋看下像是满天的星星眨巴眨巴的闪烁着。射灯这是为了特出公园各大主景,也是为了让树木、建筑等在夜间更加醒目,更加惹眼。水灯灯光从水底照射上来,有一种幽静曼妙之美,让人陶醉于湖光山水之中,流连忘返。
三、主要景点
文笔夕照:
以文笔塔为主景,北有笔架山、云影桥,南有状元楼,东有文笔楼、梦笔轩、墨香榭、碑廊、砚池、文思桥和星聚桥等建筑,西有塔影池、盆景园、塔影山房、知音石舫、塔影亭、至德亭,还有袈裟塔、嘉贤坊等。这里的古建筑鳞次栉比,是公园的精华所在。每至夕阳返照,顿生“浮图会得游人意,挂住斜阳一抹金”之意境。
红梅春晓:
以红梅阁为主景,北有阁后山、放生池、古春轩、一枝斜长廊,南有冰梅石和老君台,东有花月痕叠石堆景,四周红梅翠竹遍布,每当冬末春初,红梅怒放,尤如彩霞纷飞。
凤桥花径:
在文笔塔的北面,由凤凰桥和月季园组成,园东有艳秋亭、睡莲塘,园西有留春亭、凤凰桥,园中有三杰廊。春秋季节,月季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四、设计目标
通过本次设计,旨在提升红梅公园的自然魅力和文化气息,打造一个集游览、欣赏、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对外免费开放公园,突显城市地域特色。
五、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