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绘是什么工作
地形图测绘是指 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校正、数据拟合、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提取出有用的地形信息,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验证。地形测绘的目的是获取地形的几何形状和地貌特征。
具体来说,地形图测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点位的基本要素:
包括方位、距离和高程,以及起始方向、坐标原点和高程零点。
图板定向:
根据事先测量的大地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来定向,或使用指北针进行定向。
测定测图点在图纸上的位置:
对于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有统一规范的坐标展点要求;对于小面积局部地区测绘,可假设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
高程测定:
一般采用视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利用国家高程系统已布设的水准点进行连测。
数据记录和处理:
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如经纬仪、水准仪、GPS等)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空间数据,然后进行数据整理、计算、误差分析等。
绘制地形图:
根据外业采集的数据和相应软件编辑成图,将地面上的地貌和地物特征点用符号和注记表示出来,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还需要对特征点的取舍和繁简综合。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地形图的大量测绘工作已经由传统的野外白纸测图转向室内的航空摄影测绘和航天遥感测绘,并已逐渐迈向全数字化、自动化测图。
测绘工作不仅包括地形图的测绘,还涉及其他多种空间信息的测量和绘制,如地质、工程、城市规划等,为这些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