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基本术语

测绘基本术语包括以下内容:

测绘:

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是指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状、空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综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基础测绘:

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即为向社会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由政府提供经费,由测绘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技术标准,周期性实施的基础性、公益性测绘工作。

基础地理信息:

表述地表之上居民地、交通网、水系、植被、行政区划界线、地理名称、地貌形态、大地测量控制网点等普通的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及属性信息。

基本地图:

列入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系列,按国家统一成图技术标准测制或编制的,以模拟或数字形式表达基础地理信息的普通地图。

大地基准:

建立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推算国家大地控制网中各点大地坐标的基本依据,包括一组大地测量参数和一组起算数据。大地测量参数主要包括地球椭球的四个常数(地球椭球赤道半径、地心引力常数GM、带球谐系数J2和地球自转角度ω),以及用以确定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控制网长度基准的真空光速c;一组起算数据是指国家大地控制网起算点(成为大地原点)的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大地高程和至相邻点方向的大地方位角。

全球定位系统(GPS):

以人造卫星组网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利用设置在地面或运动载体上的专用接收机,接收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实现导航定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某一投影平面(如高斯投影平面)上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高程(Z)的数据集。DEM的格网间隔应与其高程精度相适配,并形成有规则的格网系列。

图根点:

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碎部的控制点。

碎部点:

地形测图中的地形、地物点。

水准点:

沿水准路线每隔一定距离布设的高程控制点。

附合水准路线:

起止于两已知高级水准点间的水准路线。

闭合水准路线:

起止于同一已知水准点的环形水准路线。

支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级水准点出发,终点不附合于另一已知高级水准点的水准路线。

天顶距:

由天顶沿地平经度圈量度到观测目标的角度。

垂直折光差:

视线通过大气层时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折射所引起的偏差。

垂直折光系数:

视线通过上疏下密的大气层折射形成曲线的曲率半径与地球曲率半径之比。

施工测量:

为使工程建设按设计要求施工所进行的测量。

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为获得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网的平面位置、高程等资料而进行的测量。

纵断面测量:

对路线纵向地面起伏形态的测量。

等高线:

地图上地面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曲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等高线具有同一等高线等高、两条等高线不相交、与山谷线或山脊线垂直相交等特征。在地图应用中,可根据等高线来判断地图内容的详略,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等高距越小,对地形反映得越为详尽。

闭合差:

测量函数的计算值与理论值之差。闭合差是在某几个量构成几何或物理条件方程的情况下,由于这些量的观测值中包含有误差,它们不能满足方程而产生一定的差值,称此差值为条件闭合差,简称闭合差。

大地水准面:

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密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封闭的重力等位面。假想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