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景观设计背景

我国景观设计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国内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景观设计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整个大环境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内景观设计主要以居住区景观为主,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陷入了几个错误的认识之中。

新中式风格的兴起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底蕴,在这几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造园艺术手法。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有些东西不能说不好,但可能不适合当今这个时代。因此,产生了既继承传统,又融合现代材质和生活习惯的设计风格——新中式风格。

历史背景

儒家、道家及佛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景观设计的思维正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上。例如,历史上的一些园林设计都与儒家的哲学、道家的美学及佛教的玄学息息相关。儒家的思维管控布局的对称与平衡,像北京故宫就是现如今保存最完美最精致的宫殿级的景观设计,它充分的呈现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景观的极大影响力。

宏观背景

从1997年到2010年,中国的GDP从7万多亿增长到了近35万亿,翻了近5倍。城市化人口增长了近15%,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近300万公顷,相当于5个上海;而与此同时,耕地减少了300万公顷,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耕地。在这我们无动于衷的话,当看到发生在眼前的日益干枯的河流、大面积消失的湿地、日益下降的地下水时,我们就不再是杞人忧天了。从1999年昆明世博会开始,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城市的美化运动可谓此起彼伏,我们看到因此而出现的超尺度的公共建筑和市政建设、大马路和大广场,创造了一种以展示为特征、以巨大的土地浪费和碳排放为代价的当代中国式城市景观。

政策背景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表,由此,景观巨变的浪潮从城市核心区、经水系和道路网络,推动了景观设计的变革和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影响

互联网技术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推动了设计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深度与速度。互联网是实体经济类与设计服务类企业的重要展示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已经是企业掌握业务数据的重要途径。此外,很多文化产业本身就与互联网相互关联,例如动画片、网游等,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互联网文化。

综上所述,我国景观设计背景涵盖了行业发展现状、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历史与哲学影响、宏观经济增长、政策推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我国景观设计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