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质量标准对砂的颗粒级配有何要求?

机制砂质量标准对砂的颗粒级配有何要求?

一、引言

机制砂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资源丰富、环保、经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水利等领域。砂的颗粒级配是评价机制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砂浆等工程材料的性能。本文将详细阐述机制砂质量标准对砂的颗粒级配的要求。

二、机制砂颗粒级配的意义

  1.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砂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密实,提高其抗裂性和抗渗性。而颗粒级配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孔隙率增大,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


  1. 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砂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泵性和可振捣性,便于施工。而颗粒级配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施工难度增大。


  1. 影响砂浆的性能

砂的颗粒级配对砂浆的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合理的颗粒级配可以使砂浆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抗裂性能和抗渗性能。而颗粒级配不合理,会导致砂浆性能下降,影响工程质量。

三、机制砂质量标准对砂的颗粒级配的要求

  1. 颗粒级配范围

根据《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标准,机制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机制砂颗粒级配要求

粒径(mm) 累计筛余(%)
0.16 ≤5
0.315 45-75
0.63 15-35
1.25 5-15
2.5 ≤5

  1. 颗粒级配曲线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曲线应符合图1的要求。曲线应连续、平滑,无明显突变点。

图1 机制砂颗粒级配曲线


  1. 颗粒级配系数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系数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机制砂颗粒级配系数要求

粒径(mm) 级配系数
0.16 0.4-0.6
0.315 0.5-0.7
0.63 0.3-0.5
1.25 0.2-0.4
2.5 0.1-0.3

  1. 颗粒级配稳定性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稳定性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机制砂颗粒级配稳定性要求

粒径(mm) 累计筛余(%) 稳定性要求
0.16 ≤5 ±2
0.315 45-75 ±5
0.63 15-35 ±5
1.25 5-15 ±5
2.5 ≤5 ±2

四、结论

机制砂的颗粒级配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合理的设计颗粒级配,可以提高混凝土、砂浆等工程材料的性能,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在选用机制砂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确保其颗粒级配符合要求。

猜你喜欢:电池黑粉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