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景观设计分析方法
历史景观设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整合
提取元素包括历史建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形成公园的主题意蕴。例如,北京圆明园重建工程中,提取了若干建筑遗址并重建了著名的“西洋十二使馆”和海葬台,同时设计了大量与西方文化相关的雕塑和景观元素。
符合文化主题的空间布局和组合
考虑空间布局和组合,使设计的各个部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营造出符合主题的文化氛围。例如,太原明清街历史文化街区重视街道的幽长、街牌的风格、门楼的形式、广场的布局等,以营造出古街的历史独特感。
对人的情感体验的考虑
设计师需要从人性角度出发,注意凸显文化中的情感因素,实现公园内部景观元素的融合,创造出更具深度的场所体验。例如,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中,通过情景重构和感官体验,让参与者在欣赏景观、参与互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此处场景中文化所隐喻的内涵。
历史文脉的运用
保护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建筑、牌楼、雕塑、遗址、陵墓乃至植物等,这些资源是城市中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城市的文化。同时,可以运用解构的方法对历史文脉素材进行加工和组合,获得具备新内涵与艺术表现力的一个新形象。
共融
各个部分或事物互相融合,使公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互动场所。例如,在历史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注重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和配合,使整个公园的场所气息和文化特色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
文化感知与叙事性景观
通过景观场景塑造,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文化特色,创新展示方式,提升文化传播度,优化文化体验效果。文化感知是指人们基于自身的文化理解与思维模式,对环境物质元素的感官体验和感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