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员培训制度设计内容
救生员培训制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期培训
日常培训:包括周一的洞察能力、反应速度、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培训;周二的救生器材使用(如急救板、单向呼吸器、颈托等)和心肺复苏模拟人培训;周三的解脱技术与拖带技术培训;周四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训;周五的救生装备使用(如救生圈、救生杆、救生衣、救生绳)和个人卫生及自我保护意识培训。
技能考核:周六、日进行技能考核,所有救生员必须参加,未请假私自不参加考核或与未通过考核的救生员将受到经济处罚。每月月底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考核,采取名次制度,考核第一名的救生员可获得公司奖励。
安全操作规范
水质管理:游泳池应安装循环净水和消毒设备,并每天补充新水,补充水量根据游泳池的水面蒸发、排污、过滤设备反冲洗和游泳者带出等所损失的水量确定。
培训内容
理论知识:包括水的特性、游泳者的常见危险、救生员的职责和法律责任、急救与心肺复苏(CPR)知识、常见溺水事故的处理方法等。
实操技能:包括游泳技术、救生器材的使用、拖拽技术、心肺复苏(CPR)、常见伤害处理、急救包的使用、创伤处理、应对压力与焦虑的技巧、事故处理后的心理疏导、提高观察力与应变能力的训练等。
心理素质培养:应对高压环境的心理调节、沟通技巧等。
培训形式
理论培训:通过课堂讲授、视频教学等方式讲解相关知识。
实操培训:在游泳池中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包括模拟救援演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