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浪费规定

餐饮浪费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餐饮服务场所

餐饮加工场所、就餐场所、菜单或点单系统需进行反食品浪费提示。

就餐场所醒目位置需公示反食品浪费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联系方式。

提供餐品套餐服务时,应在菜单上标注套餐建议消费人数范围。

原辅料管理

根据计划销售量,合理制定原辅料采购计划。

原辅料储存应选用适宜的环境,防止原辅料变质。

建立原辅料采购和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开展原料库存盘点并实时调整采购计划。

库房、冷冻(藏)冰箱等储存设施应定期清洁、维护。

烹饪加工

采取烹饪加工规范化、餐品小份化等措施,减少餐品浪费。

提升从业人员烹饪技能,提高原料出成率,改进烹饪方法,尽量避免在此环节产生的浪费情况。

餐品提供

餐前,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对餐品信息进行展现,如中大型集体聚餐,宜提前说明相关要求。

餐中,自助餐形式供餐时应提供公筷公勺,提醒消费者少量多次取餐,并可减小餐具尺寸等。

餐后,记录每日厨余垃圾数量,就餐食品剩余较多时可提供退餐、打包服务。

餐品改进

根据消费者用餐需求,进行餐品研制。

配送

根据食品特点选择适宜的配送工具、配送容器,配送过程温度等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企业责任与自律

餐饮服务提供者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培训内容。

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平台责任

网络餐饮外卖平台要依照《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或其链接标识,如实公示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或该信息的链接标识。

优化餐品供给结构,积极推广小份餐品。

优化平台规则协议,避免消费者过度消费。

这些要求旨在从多个环节减少餐饮浪费,提升餐饮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